新中国工业建设:六十年铸就辉煌
来源:红旗文稿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光辉的60周年。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经济、政治、教科文卫和国防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足以令人自豪的伟大成就。其中工业建设的成就尤为突出和重要。新中国60年来工业建设的历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大体可以划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两个时期。这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前后衔接的发展过程,即后30年在前3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取得了更辉煌的成就。
前30年:从“一穷二白”到初步建立门类比较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对新中国前30年工业建设的巨大成就和意义,由于距今较远,易为人们所淡忘或忽视,事实上,前30年我国工业的发展是比较快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解放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与“一五”计划时期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刚解放时,新中国所面临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工业极端落后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机器制造业,连一颗螺丝钉也要从外国进口。据统计,1949年全国钢产量仅15.8万吨,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69.9%,工业只占30.1%,其中现代工业占得更少,仅23.2% 。但我国仅用短短3年时间,到1952年就使经济恢复到战前1936年的最高水平。接着从1953年开始,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展开了大规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任务,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57年按期胜利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制定的各项经济指标,其中工业生产发展的成就尤为突出。据统计,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140.2亿元,上升到1957年的783.9亿元,即在8年之间增加4.59倍,年均增长21%;即使从1952年算起,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工业总产值也由343.3亿元上升到783.9亿元,5年之间增加1.28倍,年均增长18%;1957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6.5%,迅速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这些都大大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速度。如1949-1958之间,美国工业增长38.9%,年均增长3.7%;英国增长29.5%,年均增长2.9%;法国增长86.6%,年均增长7.1%,都比我国当时工业增长的速度慢得多。
上述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与生产关系和产业结构基本上同步地急剧变化的过程,生动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发展的规律性。客观的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社会主义公有制比资本主义私有制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很大优越性。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是在1952年提出的,因当时受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不确定的因素很多,原计划的指标在实践中不断被突破,计划也不断修改,直到1955年才最后确定下来的。即使如此,最后完成的数额,仍大大超过了原计划的指标。如果按照最初计划,工农业总产值以1952年的827亿元为起点,到1957年计划达到125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8.6%,其中工业总产值到1957年为680.76亿元,增长率98.3%,年均增长14.7%,约70%靠原有企业增长,约30%靠新建企业来完成。由于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到1957年实际完成的工农业总产值1387.4亿元,较原计划1250亿元增加13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783.9亿元,较原计划680.76亿元增加103.14亿元,超过15%。超额完成五年计划的经济实践,大大提高了党的威信,大大增强了广大劳动群众对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优越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就可以高速发展经济的信心。
2.“大跃进”的挫折与迅速恢复发展
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4月和1957年2月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次著名“讲话”,及时提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强调必须通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各方面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同时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中包括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及贯彻这条总路线的一整套“同时并举”的“两条腿走路”方针。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开展了。
大跃进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党和人民在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艰辛探索。但由于这一探索超越了生产力发展阶段,盲目追求速度,因而不可能成功。当然,这一阶段的经济建设也绝非一无是处。如北京为新中国10周年献礼的十大建筑,至今也未失去其壮丽辉煌的形象;1958年3月17日,第一套电视发送设备试制成功;1958年6月,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开始运转,同时建成回旋加速器;1958年9月14日,第一台内燃机电动机车试制成功;1958年11月28日,第一艘由苏联设计我国制造的排水量2.21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下水试航;1959年1月1日,第一座重型拖拉机厂建成投产;1959年9月,第一台每秒运算1万次的快速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试制成功;1960年,第一座大型氮肥厂试制投产;等等。以上成果为我国日后的钢铁、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电力、电视、航海事业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就整个工业部门的国内生产总值来看,据统计,1958、1959年分别比上年增长33.4%和29.1% ,从1958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3年就完成了。
这场大跃进由于急于求成,提出了要争取15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超英国的要求,以致在实践中出现只顾多快,忽视好省的偏向,浮夸风盛行。突出表现在钢产量指标1958年硬要在1957年535万吨的水平上翻一番,逼得只好让几千万人大炼钢铁,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破坏了综合平衡;与此同时,在农村也出现浮夸风、共产风;加上天灾,苏联撤走专家,催逼债款,便形成了1960-1962年的3年困难时期,使工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在1958-1959年大幅上升之后,1960年只较上年增长6.1%,1961、1962年还分别比上年下降39%和13.3% 。工业建设遭此重大挫折是令人痛心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党也很快发现自己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在1961-1962年通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到1962年就使形势开始好转,1963-1966年工业增加值年年都迅速上升,历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3.3%、25.6%、25.8%、23.8% 。这再次说明党的领导正确并具有能及时自我克服缺点、错误的能力。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总结评价这段历史时所指出的:“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3.“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1966年全面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直到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才宣告结束。这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一个所谓“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特殊历史时期,它给正在顺利而迅速恢复发展的工业建设的进程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和破坏。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艰难进行,工业生产的发展,除了派性斗争最严重的1967-1968年,和唐山大地震的1976年有所下降,以及1974年因“整顿”增长较慢而外,其它年份都得到持续的发展。在此11年间年均增长9%。
当时的“大三线”建设所取得的伟大工业成就,也是不容忽视的。所谓“大三线”,最初是指西南和西北地区(包括湘西、鄂西、豫西),到70年代扩大到一般指长城以南、京广线以西的广大地区。即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西北的陕西、青海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中原的豫西、鄂西,华南的湘西、粤北、桂西北,华北的山西和冀西地区,都属于“大三线”的范围。这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工业布局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的畸形片面发展的不合理布局,积极开发内地和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是根据当时国际形势,为巩固国防需要而提出的伟大战略决策。经过十几年艰苦奋斗,到70年代大体已建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三线工程体系。仅以四川的情况来看,在十几年间,建起了以攀枝花钢铁厂为代表的300多个大中型企业,它们已成为四川工业的骨干,为四川以后整个工业布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今还在继续发挥在工业建设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骨干作用。
概括起来说,新中国前30年工业生产发展是十分迅速的,成就是伟大的。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工业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1952年只占17.6%,到1978年已上升为44.4%。而在同期农业所占比重则由50.5%下降到28.1%。这说明我国已由原来十分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已初步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从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大约经过一、二百年,我国只用短短的30年就实现了这个转变。
新中国前30年工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由于前30年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规律认识得并不深刻,我们的建设走了不少的弯路。最为严重的是,我们僵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不顾具体国情,片面地根据这些著作中的一些论断甚至例子制定我们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从而形成了一套僵化的经济体制。如,在所有制上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在分配上强调平均主义,在经济调节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这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好地发挥。总之,新中国前30年的工业建设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在此期间形成的僵化体制又使得我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成为必然。
后30年:通过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大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国工业建设遵循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要求,在前30年工业建设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充分利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有利条件,兴办“三资企业”,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调整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同时逐步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增强了经济活力,从而有效地促进现代工业生产的全面、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使我国正在从工业制造大国向创新国家的目标迈进。如果说,新中国前30年已基本上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现在则已基本建成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这个现代工业体系与传统的以机械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体系不同,其特征是以先进的集成电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武装起来的,拥有完整的装备工业、原材料能源工业、消费品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在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一个也不少。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规模不断壮大。1978年,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增加值仅有1607亿元。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工业经济迅猛发展。1992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此后每两三年就新增1万亿元,2000年突破4万亿元。2003年以来更是一年一个新台阶。2007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7367亿元,比1978增长23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1.6%。其中2007年一年实现的工业增加值超过1994年以前17年工业增加值的累计,2003-2007年五年完成工业增加值超过改革开放前二十五年工业增加值的总和。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的统计显示, 2007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占14%,在全球制造业排行榜上中国与日本并列第二。
通过企业改革,我国工业企业正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涵是经济资源配置机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它贯穿国企改革的全部历程。1979年,首钢等8家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拉开企业改革序幕。此后国家陆续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979年,国有企业投资实行“拨改贷”;1981年,实行经济责任制,打破“两个大锅饭”;1983年,开始分两步实施利改税;1984年,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企业内部实行责任制;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范围; 1992年,印发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一批企业相继在国内外上市;1994年11月,国务院批准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1997年底,中央确定国企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综合实施债转股等政策性措施;2000年以后,政企脱钩,国有企业改革提速,结构布局进一步调整,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重塑了市场主体,所有制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利用外资,提升了工业现代化生产能力,实现了一批重大工程的突破和跨越,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中,国产机组已达80%以上;年产千万吨级大型炼油厂设备,国产化率达90%;国产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国产75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投入运行;日产4000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60万吨乙烯、30万吨级合成氨、百万吨级钾肥等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等。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工业技术改造取得成效。2007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为95905件。我国已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从无到有地自主创造出来,例如,中国工业在载人航天、大运载火箭、月球探测和卫星导航等一系列尖端领域,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跨越。在信息技术领域,广大科技人员近年来更是响应号召,克服千难万苦,创造出了属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作为网络核心技术的服务器,使得我国在关键领域的信息安全不再受制于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计算,在1999年到2008年间,钢的产量由1.156亿吨增到5.0091亿吨,增长了3.33倍,年均增长17.7%;煤由12.5亿吨增至27.93亿吨,增长1.234倍,年均增长9.3%;水泥由5.36亿吨增至14亿吨,增长1.612倍,年均增长11.26%;化肥由0.28亿吨增至0.6012亿吨,增长1.147倍,年均增长8.86%;汽车由163万辆增至934.55万辆,增长4.733倍,年均增长21.4%;电视机由3637万台增至9033.1万台,增长1.48倍,年均增长10.64%。特别值得引以为自豪的是,我国现在有多达210种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例如,钢产量在1949年只产15.8万吨,不到世界钢产量的千分之一,到2008年的产量已占世界钢产量的40%,独占鳌头,煤产量现也稳居世界榜首。(丁 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