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比审计点名更迫切
审计报告点名或不点名,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新任审计长刘家义近日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他的首份审计报告中有20个部门和单位被点了名。相比2007年度被审计的53个部门和368个单位,被点名的仍是少数。审计署负责人回应媒体表示,不点名或只有部分单位被点名,绝不是像有
些媒体猜测的那样——审计署遇到压力,退缩了
从不点名,到点名,再到不点名、少点名,仿佛是一条清晰可辨的抛物线。点名与否,是进步还是退步,自然惹人热议。
公众期待审计报告点名,原因有二:一是公众更追逐快感,更渴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对那些违纪的部门,就应该大曝其丑,让责任人埋单,如此方不亦快哉。对待被审计的违纪对象如此,对一些贪官污吏也是如此心态,恨不得手起刀落,才显得过瘾。二是公众本身具有知情权、发言权和监督权。你不让他们知情,他们怎么发言、怎么监督?你遮蔽了他们的知情权,他们当然腹诽不已。这一点,李金华在任审计长时如此表示,不透明的不一定是有问题的,但有问题的必定是不透明的。哪怕政府部门没有舞弊行为,但不公开,老百姓也怀疑你舞弊。
还需承认的是,一旦公开点名,就赋予和还原了公众的知情权、发言权和监督权,亦是对审计工作的推动,对此,李金华曾经深有感触:“这些年,我主张多跟媒体接触”。理由很简单,一旦获取民意支持,“审计风暴”即便遭遇利益部门反弹,亦有强大的民意支撑。
在这一语境下,审视审计报告不点名、少点名,招致公众指责与“口水”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但我们应当看到,点不点名只是技术手段,点名了,刮起了迅猛的审计风暴,一些怙恶不悛的部门能否“改邪归正”,一些强势部门能否当回事,恐难乐观,有的部门被审计点名后诚恳改正,是畏惧于审计署的点名,还是忌惮于审计署背后的国务院?犹待厘清。因为据李金华称,每年向人大报告后,温总理要专门听审计署汇报整改结果。温总理有个观点:审计不仅要揭露问题,而且要重在促进问题的整改,要给老百姓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李金华曾感叹:“我曾经多次表示,我不赞成‘审计风暴’这一提法。”值得参照的是,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谈到如今的水污染问题也曾表示,(水污染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不是资金问题,而是体制问题,是该到了告别环保“风暴”寻找新路的时候了。犹记得,环保部曾刮起多次环保“风暴”,公众为之拍手称快。但潘岳却称,每一次“风暴”都是跟在突发事件或被动形势后面的“亡羊补牢”之举;每一次“风暴”都未能如愿变成常规性制度固定下来;每一次“风暴”能改变的都远远不如人们期待的多。
在迅猛的“风暴”面前,面对“风暴”的当事者为何会不以为然?原因很简单,因为“风暴”是暂时性的,是运动式的,欲根除积弊,非从制度建设着手不可。正如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副司长马晓方所称,审计报告近年来持续变脸,相比对制度缺陷的反思,点不点名,点多少部门的名,已经成了细节问题。
毋庸置疑,在当下,发现并弥合制度缺陷,比简单点名更有意义,也更有迫切性。具体到审计署而言,有两大命题值得关注:一是如何实现转身,即从审计点名到制度建设;一是如何从制度上保证审计署的独立性。关于前者,审计署正在努力,比如当前正在打造绩效审计。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接受采访时表示:与一般审计指向“钱是怎么花的”不同,绩效审计重点是考量政府“花钱的效果”,是审计的“更高目标”。“把你这个单位、这个部门、这个领域的老底给揭出来了,把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出来了……这比收几个钱的力度不知大多少倍!”
关于后者,前路仍漫漫兮。李金华在任审计长时坦言,中国的审计体制有它不足的一面,有些地方审计的独立性还有缺陷。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审计机关,都是独立于政府的。隶属于政府的,目前世界上最多只有两三个国家。有一些原来隶属政府的现在改过来了,比如瑞典、泰国。这是一个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
由此可联想到环保部门,近年来,环保部门常常感到有心无力,原因也若此。比如某地环保局局长在接受采访时曾抱怨:“环保是什么呢?没有枪、没有炮、只有冲锋号,只会吆喝。”因此,审计署存在的最大意义,绝不是审计点名,而是着手于挖掘制度缺陷,并进行制度构造。众所周知,我国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都存在不少问题,急需进行财税体制改革,为此,审计署在对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时,一方面要勇于发现问题,一方面要参与制度建设,以促进我国财政制度的改革和立法的完善。这些才是最根本之道。(王石川)
青岛宝德龙网站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青岛宝德龙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青岛宝德龙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或个人的文/图等稿件有些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传递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