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宰相简介
  人才展示
  诚信声明
  多方合作
  法律声明
  组织结构
  联系我们
一个感人的故事

关于中国外贸科学发展的思考

http://www.51bdl.com 来源:宝德龙人才网
 
关于中国外贸科学发展的思考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全球经济增长显著放缓,发达国家同步进入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2009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长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作为全球贸易大国,中国对外贸易不可避免地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及时调整外贸发展战略,加强金融对外贸发展的支持,保障外贸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惊人成绩,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 206.4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超过2万亿美元,增长约105倍,2003~2007年进出口年均增速高达28.7%,贸易顺差突破2600亿美元。但是,近几年中国外贸发展也面临越来越多困难和问题,如外贸依存度过高、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加剧、贸易条件恶化等 等。特别是近来由于国内货币和贸易政策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外贸增长遇到新的挑战。据海关统计,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增速出现明显下滑,其中出口增速下滑了4.8个百分点,贸易顺差同比减少47亿美元。前9个月中,有8个月的 出口增速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一些大宗商品进出口放慢,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减速。1~9月,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家具和塑料制品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21.2个、1.7个、3.5个和8.4个百分点;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回落4.6个百分点。从进口看, 1~9月重点进口商品中初级塑料、树脂、合成橡胶、铜、铝、钢 等16类商品同比出现负增长。预计今后一段时期,美国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形势对 中国外贸的影响将更加突出。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需求下降影响中国外贸增长
    美国次贷危机已全面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对其消费、投资等实体经济领域造 成严重影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房地产和股市价格大幅下降、信贷减少、失业增加、家庭部门债务负担不断加重,金融资产不断缩水。种种因素逼迫美国人不得不 捂紧钱包。多年来建立在信用经济和财富效应两大基础上的居民消费这一拉动美国 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丧失了动力,各地区经济活动出现疲软,部分地区对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增加。2008年1~9月,美国非农业部门就业岗位累计减少了76万个,失业率从年初的4.7%上升到6.1%;9月份的零售额下降了1.2%,达到3年来的最大降幅;制造业活动指数由8月份的49.9降至9月份的43.5,为2001年10月以来的 最低点,表明美国制造业已连续两个月出现收缩,其中汽车销量较2007年同期下降 27%,创1991年以来最大月度跌幅,通用、波音等工业巨头业绩纷纷亮出红灯。
    受金融危机冲击,欧洲经济也出现问题,甚至比美国更为严重。2008年第三季度,英国GDP环比下降0.5%,为1992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萎缩;GDP同比增长仅0.3%,为16年来最低增速。欧元区8月份的失业率增至7.5%,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45.0,连续四个月萎缩,其中主要经济体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制造业萎缩程度均超过预期。欧洲汽车制造企业,如宾利、路虎、雪铁龙、雷诺、 沃尔沃、戴姆勒和菲亚特等纷纷发出盈利预警,宣布减产。在亚洲,日 本10月份反映经济景气的11个指标也不乐观,其中出口、生产和就业等6项指标 出现下滑,这是1998年4月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以上迹象表明美国经济衰退的影 响已开始向全球蔓延。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是中国主要出口市场,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6%。其经济衰退、需求萎缩、订单减少必然对中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中国出 口中50%以上是加工贸易,出口下降必然导致相应的原材料、初级产品进口减少。
    全球资金供应紧张及美元长期贬值趋势对中国外贸企业发展不利
    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资金链供应紧张。一方面,银行不愿意向企业贷款或提高了贷款利率;另一方面,纳斯达克、新加坡等国际资本市场新股发行持续萎缩增加了企业直接融资的困难。融资成本上升、资金不足迫使企业不得不减少投资和采购。对中国而言,直接影响是海外订单减少,违约风险增加。同时,海外融资难以及对华投资减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进出 口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
    美国长期以来存在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加上金融危机和美国经济衰 退的打击,美元尽管短期出现反弹,但长期存在贬值趋势。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资源及石油以美元定价,美元贬值将在长期不断推高国际市场资源和石油价格。中国 对外部资源依赖较大,意味着中国进口要付出更高代价。对国内出口加工型企业而 言,初级产品、原材料涨价太快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出口价格优势减弱,经营困难。另一方面,近期美元汇率剧烈波动也使企业面临巨大汇率风险,为规避汇率因素, 企业很可能尽量减少长期出口合同,从而影响正常经营和发展。
    救市措施难以立竿见影,经济金融动荡仍将持续,调整需要较长时间
    继1999~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后,如今其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又出现严重问题。虚拟经济濒临破产,汽车等重要制造业不景气,美国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 动力,而这需要一定时间。短期看,美国如果能使房地产市场迅速回暖或可遏制金融危机继续恶化。但次贷危机发生以来,美国通过多种措施和途径向市场注资的救市效果并不明显。历史经验表明,房地产市场调整周期是漫长的,美国1979年和 1989年出现的两次房地产价格下降分别历时3年半和5年半时间。据此估计,当前美 国房地产市场低迷状态至少还将持续1~2年,受其拖累美国经济增长在短期和中期 并不乐观。再加上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在危机中受到动摇,可能对美国的经济复苏产生更复杂和不利的影响。
    从全球来看,无论是G7还是20国集团,乃至受美欧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都很难在短期内找到特效药来阻止金融危机的继续蔓延,单靠注资、降息等措施难以从根本上起到稳定市场信心、化解信贷危机的作用。金融危机在全球造成的损失还只是冰山一角,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存在时滞,没有 完全显现。目前各主要学术及金融机构均对未来经济形势表示担忧,如IMF 4月份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国际贸易增速将由2007年的6.8%回落到2008年的5.6%。其 10月份最新报告则进一步将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由7月份预计的3.9%下调至3.7% 。其中,2009年美国经济增幅预期由0.8%下调至0.1%,欧元区经济增幅预期由1.2%下调至0.2%,日本经济增长预期由1.5%下调至0.5%,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长预期也由 7.8%下调至7.1%。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迟缓,将导致我国外贸在今后一年甚至两年内继续面临严峻挑战。
  加快中国外贸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
    面对新的形势,中国外贸应及时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采取切实可行的战略措施,实现科学发展。
  加大海外投资和对外援助
    目前,影响中国外贸增长的突出问题是全球需求不足,因此当务之急是创造需 求。加大海外投资和对外援助有助于带动国际市场对中国机电产品和劳务的需求,从而增加出口,缓解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外贸发展带来的压力。同时,中国 经济发展长期面临资源短缺局面,在当前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较低的形势下,支持国 内企业海外收购和资源投资,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源开发合作,既可以解决国内资源瓶颈制约,也可以促进海外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长期来看,通过增加对发展中国 家的资金支持,帮助其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可以提高当地收入水平和消 费能力,为中国企业和产品创造更多商机,促进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合作。
    引导沿海地区企业向内陆转移
    目前,国内外贸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这 些企业往往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利润空间小。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其生存发展越发艰难。鉴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实现技术和产业升级、完成工 业化进程可能还需20~30年时间,因此短期内不能轻易放弃原有优势。中国的中西 部地区,劳动力人口数量比东部沿海多,成本优势更明显。应支持、引导沿海地区外贸企业向内陆转移,通过利用内陆低成本冲抵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和国际贸易环 境恶化等带来的压力,为企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可以为发展中西部地区经 济,解决就业和促进内需发挥作用。
    加强自主研发,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随着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的提高,国内产业向高新技术转移成为 今后的发展趋势。据统计,2007年我国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强度仅为3.4和 5.7,远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水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仍以加工贸易为主,占比高达 四分之三以上。在2006年国内授权专利申请中有81.8%为国外专利,国内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不足千分之一,自有品牌产品出口只有十分之一。针对当前情况,今后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当然,向高新技术转移不意味着就不做纺织、服装、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只 做高科技电子产品了。因为,即使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甚至小产品也同样存在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例如纺织业中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服装的设计和销售,打火 机的耐高温技术等。因此,当前应在各产品线、产业线上做好高新技术、高附加值 部分,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打造中国的国际知名品牌。
    调整外贸结构,促进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目前,在西方消费萎缩的情况下我国出口之所以还能维持较高增长水平,一个 重要原因是保持了与东亚地区和新兴经济体贸易的强劲增长和对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快速上升。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对韩国、东盟、印度、巴西和南 非的出口分别同比增长41.8%、28.4%、 43.1%、90.2%和20%。这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的不利影响。 在当前美欧市场需求萎缩之际,中国应进一步开拓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
    转移低端产业链,实现国内产业深度化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主要由本国企业以贸易方式获取订单和进口原料,主 要集中于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环节,其知识产权和研发营销等高价值环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例如,全球纺织服装产业中,中国企业从棉花生产、纺纱、织 布、印染到成衣仅占全球产业链价值的17.5%,而高端的设计、品牌和零售环节则被外国企业占据并以此获得高额利润。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可以向发展中国家出 口纺织机械,在当地生产棉纱、布匹,在国内进行深加工、服装设计制造,然后再 出口可以获得更高的附加值。
    加强境外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中外经贸合作互惠双赢
    目前,中国正在同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协商建设12个自由贸易区,这些自由贸 易区涵盖了中国外贸总额的1/4。进一步加强中国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建设,不仅可以增加中国出口渠道,而且能为双方企业和产品进入市场创造机会,有利于中国与 其他国家经贸合作实现互惠双赢。
    加强金融支持外贸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外贸发展需要多方面力量支持。金融作为引导社会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的 关键部门,应针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积极支持中国外贸发展。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调整金融支持领域和重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实现外贸科学发展。
    作为国家支持对外经贸合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自成立以来, 为支持中国成套设备、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等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支持中国外贸发展的金融骨干力量。近年来,为适应新形势, 进出口银行进行了大量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今后,进出口银 行将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和服务力度,为中国外贸的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大力支持战略性资源能源、关键设备和技术进口
    为解决国内经济建设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缓解 国际收支不平衡和贸易摩擦,进出口银行推出了进口信贷业务,重点支持重要资源能源和重大技术装备进口。截至2008年10月,进出口银行累计批准进口信贷1774.3 亿元人民币,累计发放贷款1451.8亿元,对进口信贷的支持力度今后还会不断加大。
    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一直是进出口银行的支持重点,截止2007年,进出口银行发 放的高新技术出口信贷占出口卖方信贷实际发放额的比例已达到36.6%,成为最主 要的业务品种。进出口银行还设立了特别融资账户部,支持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它们的出口产品附加值。今后进出口银行将重点加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技术和 自有品牌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出口
    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崛起、解决就业等 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普遍存在融资困难。为此,进出口银行开展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探索形成了中小出口企业统借统还贷款模式并在安徽省宁国市进行了 试点工作,目前这种做法正在向安徽芜湖、天长等五个地区推广,取得经验后将 向全国推行。截至今年10月末,进出口银行已累计对中小企业贷款578.51亿元,占 卖方信贷余额的26.3%。
    大力支持国内经济薄弱环节和重要领域
    一是开办农产品出口信贷,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促进发展外向型农业 ;二是将港澳台资企业纳入支持范围,促进大陆、台湾、香港 经贸合作;三是推出出口创新基地贷款等业务,支持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产业特色明显,注重技术创新,有较强示范、带动和辐射能力,产业链较为完善的出口基地的建设;四是推出软件出口、动漫产品出口和旅游文化国际化贷款,开拓服务贸易融资。截 至今年6月底,进出口银行累计发放农产品出口卖方信贷等上述四类贷款140多亿元。
    大力支持"走出去"
    进出口银行一直把支持"走出去"作为业务发展重点,近年来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境外投资贷款等各种"走出去"业务比重持续上升,"走出去"项目贷款余额占 全行表内贷款余额的比例从2001年25%升至目前的69.3%。同时,为解决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项目的具体需求,进出口银行探索形成了"资源、资金、项目与发 展一揽子合作"的全新模式,合作领域从石油扩展到矿产资源和农业,相继形成了 苏丹、安哥拉、尼日利亚、加蓬、埃塞俄比亚模式等海外合作典范。这一模式必将为中国外贸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行长 李若谷)
 
 
 
青岛宝德龙网站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青岛宝德龙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青岛宝德龙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或个人的文/图等稿件有些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传递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企业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信声明 | 多方合作 | 猎头测评 | 兼职专家 | 法律声明 | 组织结构
 
工商注册号:3702032810294 机构代码:77684301-3
布衣宰相网 @ 2005-2011 宝德龙(青岛)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09084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