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的背后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西方媒体上又纷纷出现了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那么,这一轮新的“中国威胁论”与过去的论调相比,背景和含义有何不同,其实质是什么,又该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的诸多版本
当前,伴随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热点”和世界发展的“热点”,不少新版“中国威胁论”又纷纷出现在西方媒体。诸如“中国能源威胁论”、“中国商品威胁论”“中国科技威胁论”,“中国文化威胁论”等。甚至最新流行的全球暖化议题也扯上了中国,罔顾发达国家应对温室效应负主要责任的事实,宣扬什么中国排放的温室气体威胁着人类的未来的“中国环境威胁论”。显然,与此前以军事威胁为主打内容的“中国威胁论”有所不同,新一轮“中国威胁论”中诸多版本均与经济全球化或者全球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威胁论”不断出现新版本,折射着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能源、资源和市场的激烈竞争
“中国威胁论”的最初来源是美国的“遏制”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以共产主义集团铁板一块的眼光看待中国与苏联的关系,以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威胁中国的安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面对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美国国内某些势力又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超前“遏制”、防范性“遏制”中国之声不绝于耳。所以,同样是散布“中国威胁论”,其背后的原因有所不同。以“遏制”为目的的“中国威胁论”一经出笼,其市场往往是中国的周边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不甘心其在东南亚势力的收缩,散布“中国威胁论”,以引起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恐惧、怀疑和戒心,破坏双方关系。然而,此番“中国威胁论”却是以中国与全球化为主题,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能源、资源和市场的激烈竞争,益发引人深思。
试图把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这盆脏水都泼到中国头上,是这一轮“中国威胁论”的实质
在全球经济竞争的局面下,资本总是流向最能赚取利润的地方。任何投资都会在确保劳动力价格的情况下,选择企业素质更高、投资环境更好、有更多优惠政策的地区。任何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利都不能简单归咎于其他国家的发展。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一个事实,中国的发展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带来发展的契机亦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对周边国家和地区起到了拉动和保护作用。中国商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和不少周边国家的贸易量都在快速增长,呈现出双赢的格局。事实上,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分享了由于中国强大的需求所带来的利润。
至于所谓的“中国能源威胁论”,宣扬的中国是国际能源的“掠食者”,中国无限制的能源资源“胃口”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且不论这种论调与事实根本不符,提出这种论调者可能忘记了,正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造成了中国承接了许多高能耗加工制造环节,从而减轻了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能源供给压力。
西方国家在世界上推行西方民主等意识形态,而不顾发展中国家最迫切的问题,但他们不愿看到中国采取更加有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行动。他们试图把所有全球化负面影响的一盆脏水都泼到中国头上就是这一轮“中国威胁论”的实质。
归根结底,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不是中国主导的,甚至全球化也不是中国发起的,中国不过是阶段性的适应了全球化的规则。从理论上说,全球化的确加剧了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但是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显然不是某个国家的责任,也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挽回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的。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从反面证明了,西方对中国的关注也正在发生改变,从过去关注中国的政治状况,开始转向经济发展状况和巨大的物资需求以及市场扩展等方面。对于正在快速发展并日益受到国际关注的中国来说,我们必须保持警醒的头脑,审慎地制订政策,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使我们走上国际舞台的舞步更为自如。(张胜军/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青岛宝德龙网站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青岛宝德龙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青岛宝德龙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或个人的文/图等稿件有些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传递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